郑查诗词郑查网:尽量做点对老少爷们儿有价值的事儿,中不中您说了算。

五代 · 元朝 · 先秦 · 南北朝 · 南唐 · 唐朝 · 宋朝 · 当代 · 明朝 · 汉朝 · 清朝 · 秦朝 · 辽朝 · 近现代 · 金朝 · 隋朝 · 魏晋 ·
诗句有井无辘轳” 来自诗词:《 念昔游四首
作者 胡仲弓宋朝诗人
原文 昔游虎邱山,满天饱风雪。
毡帽骑款段,瘦岭衰草歇。
下马独支筇,十步八九蹶。
石呼古木僵,铁花露土骨。
生公何在许,空堂挂明月。
衲僧九十余,持戒常精洁。
讲经石点头,奇哉广长舌。
我来欲参请,云无法可说。
有井无辘轳,归去心如渴。
网友提问 网友“岚玲”同学对诗词《念昔游四首》的“有井无辘轳”进行提问:
“诗友们,谁能翻译下有井无辘轳?或说说《念昔游四首》的意思解析或全文鉴赏等,谢谢。”
爱心网友赏析 热心诗友“芸汐”回答:
你好岚玲,看到您对“有井无辘轳”进行提问,我简单谈谈我对《念昔游四首》这首诗的理解,不足之处请不吝赐教。

胡仲弓(生卒年不详),字会之,号山翁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以父任补官,淳熙十四年(1187)进士,调江西安福县主簿,改知虔州兴国县,召为太学录。历官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,兼实录院检讨官、礼部架阁库副使。著有《山翁杂文》、《山翁题跋》及《四六余话》等。
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兴国县主簿时。兴国县有虎邱山,为当时名胜之一。诗人曾于此登山,留下了这组《念昔游》诗。第一首写登山时所见风雪之景,第二首写骑马行山,饥疲交加的情状。第三首写到山寺礼佛,受到了僧人们的热情接待。第四首写诗人对山中古木枯死,铁花露于土骨的深切感受。整首诗写景生动,情致深婉,充满了浓郁的山林情趣。
译文:
我曾经游览虎邱山,
满天风雪迎面扑来,
我的毡帽被风吹落,
瘦小的岭上只剩衰草。
我下马独自拄着手杖,
十步之内八九次跌倒。
石头上的古木看起来僵硬,
铁花般的露珠沾满了土骨。
生公(即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)大师啊,
您在哪里呢?为何不再出现?
空荡荡的佛堂上,
明月高挂,照亮了大地。
和尚们个个都有九十多岁了,
他们持戒精严,品德高尚。
他们讲解经典时,
口若悬河,妙语连珠,
奇妙的舌头让人惊叹不已。
我来到这里想要请教佛法,
但是佛法无处可说。
看到井旁没有辘轳,
我只能归心似箭。
赏析:
这首诗以记游的形式,描绘了虎邱山的自然风景和诗人游览时的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怀念和对佛教禅宗的信仰。
首联写登山时所见风雪之景。“满天”形容风雪之大,“饱”字描绘了雪花飘舞的样子。“毡帽骑款段”,写风雪中诗人的衣着和形象。次联写骑马行山,饥疲交加的情状。“饥乌”指飞鸟因饥饿而瘦小。“瘦岭”指山岭上的景色,“朽木”指老树。这两句从侧面烘托出登山的艰难。
第三联写到山寺礼佛,受到了僧人们的热情接待。“点头”喻指和尚们对客人的欢迎。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虔诚的心态和礼佛的感受。
第四联写诗人对山中古木枯死,铁花露于土骨的深切感受。“石”和“铁”形成对比,“僵”和“露”描绘了古木的形态,表现出了它的生命力已经消失。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的沧桑变化,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。
这首诗写景生动,情致深婉,充满了浓郁的山林情趣。作者善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,将抽象的禅理寓于自然景物之中,含蓄蕴藉,余味无穷。同时,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佛教禅宗的信仰和对宗教生活的追求。(来自:www.zzcha.net 热心诗友)
(请注意:下面的回答仅仅代表该热心诗友芸汐自己的观点,诗友的热心回答不做权威解析,仅供您参考。如果您有比芸汐好的回答,也希望通过网站反馈给我们,谢谢。)

【查诗词,就到www.zzcha.net】
诗词查询使用帮助:

1、功能介绍
  打造优秀的诗词在线查询及鉴赏网站。为服务百姓生活架桥,为弘扬诗词文明助力!
2、使用说明
  查询点击相关诗词,就可以很方便地查到诗词的翻译解释释义解读等信息。
3、注意事项
(1)诗词源于古代,很多诗词需要了解诗词典故,才能更好的理解。
(2)诗词提供了网友的爱心翻译,难免有误,仅做参考,帮助自己理解诗词。
(3)本功能供大家免费使用,可以查询丰富的诗词信息,方便您的诗意生活。
4、收藏分享
www.zzcha.net致力于成为专业的城市生活信息查询网站,倡导大家从小事做起,从身边的事情做起,踏踏实实一点一滴为建设发展做出贡献,用每个人的实际行动,不断提升城市形象、传播正能量。
请按Ctrl+D键 收藏本站 如果您喜欢本站,请将本网站推荐给您身边有需要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