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查诗词郑查网:尽量做点对老少爷们儿有价值的事儿,中不中您说了算。

五代 · 元朝 · 先秦 · 南北朝 · 南唐 · 唐朝 · 宋朝 · 当代 · 明朝 · 汉朝 · 清朝 · 秦朝 · 辽朝 · 近现代 · 金朝 · 隋朝 · 魏晋 ·
诗句静中阅动浑如此” 来自诗词:《 三用出郊韵三首
作者 吴潜宋朝诗人
原文 金屋无人唤阿连,碧桐依旧绿阶前。
境瞒眼处非关物,事换头时即是天。
秋水岸边凝鹊鹭,晚风枝上沸蜩蝉。
静中阅动浑如此,描画何须倩巨然。
网友提问 网友“晖全”同学对诗词《三用出郊韵三首》的“静中阅动浑如此”进行提问:
“诗友们,谁能翻译下静中阅动浑如此?或说说《三用出郊韵三首》的意思解析或全文鉴赏等,谢谢。”
爱心网友赏析 热心诗友“轩翎”回答:
你好晖全,看到您对“静中阅动浑如此”进行提问,我简单谈谈我对《三用出郊韵三首》这首诗的理解,不足之处请不吝赐教。

此三首《出郊韵》作于宋宁宗嘉定九年(1216年),时吴潜知福州。吴潜,字毅夫,号履斋,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。本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,寓意深远,表现出作者豁达、洒脱的襟怀和深厚的文化素养。
第一首写景,前两句写金屋无人,点明主人公独处。“阿连”,即绿珠,晋代石崇家的歌妓,善吹笛。后两句说绿桐依旧,似乎还在回忆往日的繁华。第二首写情,前两句以鸠鸣与蝉噪,衬托出一片宁静的景象。“境瞒”、“事换”,皆为“换”字的意思,指时间的流逝。后两句说人事变化,转眼之间便是一生。第三首写物,前两句描绘秋水、晚风,写出了一片清旷、寂静的景象。后两句说岸边白鹭、树上蜩蝉,动静相间,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。全诗通过写景、叙事、写物,表达了作者豁达、超脱的襟怀和深厚的文化素养。
赏析:这三首《出郊韵》是吴潜罢官家居福州时所作。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,诗人不仅能文,而且善诗。他巧妙地运用了对仗、比喻、典故等手法,表现出诗人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。
首联“金屋无人唤阿连,碧桐依旧绿阶前”,是寓情于景的写法。看似写景,实际上是用“金屋”、“碧桐”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,烘托出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心情。“阿连”,即绿珠,这里代指歌妓。“碧桐”,指诗人的住处。以“金屋”陪衬“碧桐”,表现出主人公的华贵。然而,“金屋”之中却空无一人,这就点出了主人公的孤独。
“境瞒眼处非关物,事换头时即是天”,这是寓理于事的写法。诗人由景物的描写,引出了对人生的思考。“境瞒”,指世界上的万物。“事换”,指时间的流转。这两句说,眼前的景物并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要看到事物的本质。时间的流转不停,人的一生就像是电光石火,转瞬即逝。这两句富有哲理意味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。
“秋水岸边凝鹊鹭,晚风枝上沸蜩蝉”,这是写物的写法。前两句写水边景物,用“凝”和“聚”描绘白鹭、乌鹊的形象,表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。“沸”字用得极妙,形象地表现出蝉噪的热闹。后两句写树上景物,用“晚风”、“枝上”描绘蜩蝉的形象,表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。
“静中阅动浑如此,描画何须倩巨然”,这是议论的写法。诗人从眼前的景物中,深深地悟出了一个道理:整个世界都是在运动变化的,我们看待事物,不能只看表象,而应该把握其本质。因此,诗人认为,画家即使能够描绘出事物的形貌,但对于事物的本质,也只能是“描画何须倩巨然”,即画家的描绘是无法穷尽事物之妙的。
吴潜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,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、深邃玄远、富有哲理为特点,在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(来自:www.zzcha.net 热心诗友)
(请注意:下面的回答仅仅代表该热心诗友轩翎自己的观点,诗友的热心回答不做权威解析,仅供您参考。如果您有比轩翎好的回答,也希望通过网站反馈给我们,谢谢。)

【查诗词,就到www.zzcha.net】
诗词查询使用帮助:

1、功能介绍
  打造优秀的诗词在线查询及鉴赏网站。为服务百姓生活架桥,为弘扬诗词文明助力!
2、使用说明
  查询点击相关诗词,就可以很方便地查到诗词的翻译解释释义解读等信息。
3、注意事项
(1)诗词源于古代,很多诗词需要了解诗词典故,才能更好的理解。
(2)诗词提供了网友的爱心翻译,难免有误,仅做参考,帮助自己理解诗词。
(3)本功能供大家免费使用,可以查询丰富的诗词信息,方便您的诗意生活。
4、收藏分享
www.zzcha.net致力于成为专业的城市生活信息查询网站,倡导大家从小事做起,从身边的事情做起,踏踏实实一点一滴为建设发展做出贡献,用每个人的实际行动,不断提升城市形象、传播正能量。
请按Ctrl+D键 收藏本站 如果您喜欢本站,请将本网站推荐给您身边有需要的朋友。